週三. 5 月 29th, 2024

中國

中國惹人嫌》學者竊GSK研究遭美定罪 背後涉中國政府資助

日前,一名中國籍的生物學家涉嫌竊取製藥業龍頭葛蘭素史克(GSK)公司的研究成果,為自己所設立的公司牟取私利,而其所設立的公司,更受到中國政府的資助。對此,美國司法部也於本月2日正式宣佈有罪。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司法部聲明中指出,52歲的薛功達(Gongda Xue,音譯)涉嫌參與竊取葛蘭素史克公司在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藥物研發成果,在瑞士弗雷德里希·米歇爾(Friedrich Miescher)生物醫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的薛功達,與在葛蘭素史克公司美國賓州一處研究部門任職的妹妹薛瑜(Yu Xue, 音譯)背叛了各自僱主的信任,交換了各自任職公司的機密研究成果,並通過各自創建的公司牟取私利。

報導中也說到,薛功達在2018年被正式起訴,2019年12月從瑞士引渡到美國受審,聯邦法院進行庭審,並將其定罪。美國司法部指出,薛瑜及其同夥在中國創建的任諾藥業公司得到了中國政府的直接資助和支持,她和公司其他3名創辦人都已經在美國聯邦法庭認罪,另一名同謀已逃離美國、目前居住在中國。

美國司法部在聲明中強調:「當那些商業機密為了一個全球性對手的利益被竊取時,我們國家的安全和我們經濟的穩定受到威脅。聯邦調查局將繼續所有的調查資源去追究薛及其同謀這樣的罪犯們的責任。他們竊取知識產權為自己和中國政府牟利。」

原報導

原報導2

記者林育成報導

美中貿易戰》拜登斥中干涉競爭法案 美擬制裁海康威視

為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加強本土半導體產業等高科技研究和製造實力,美國推動「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美國總統拜登3日罕見嚴厲指責中國試圖干預。而美國也開始通知盟國,準備對中國監視裝置供應商海康威視實施制裁。

美國參、眾院分別通過「美國競爭法」,均包含520億美元資金的補助,現進入兩院協商階段,須耗時數月才能敲定細節。

拜登3日參觀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時指出,這是國家安全問題,所以中國共黨遊說人們反對這項法案。並舉例說明,「標槍」反坦克飛彈所需的200多種半導體原料,為長期停滯的立法提供儘快通過法案的理由。

傳出,拜登政府正考慮對海康威視實施與人權相關的制裁;該公司之前已被列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黑名單。

兩名消息人士指出,鑑於海康威視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客戶,華盛頓已經開始向盟友通報情況。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2021年3月將華為、中興通訊、海康威視、海能達、浙江大華科技等5家中國公司,認定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確保刺針飛彈依約到貨 英美關切中國對台威脅 國際關注

昨天(4)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持續鬆綁防疫措施,縮短入境旅客檢疫天數;在自走砲將延遲交付,台灣向美國確保,刺針飛彈能依約到貨;美國、英國就中國對台威脅高度關切;中國防疫代價太大,中國航艦穿越沖繩海域。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防疫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儘管確診人數上升,台灣仍縮短入境旅客檢疫天數。報導指出,自今年以來,台灣已通報約12.5萬例本土確診,多數是Omicron變種病毒引發,但逾99%為無症狀或輕症;政府在「新台灣模式」下採取放寬限制措施,而非加以緊縮。3日宣布,所有入境旅客的強制檢疫天數自10天縮短為7天。這是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有效控管風險。政府未給出重新完全開放邊境的時間表,且仍限制入境的資格。

韓國《首爾新聞》報導,台灣緊急批准使用韓製居家快篩試劑。

在台美關係方面。《路透》報導,台灣國防部透露刺針飛彈恐延遲交運,已要求美方依約執行。報導指出,肩射式刺針防空飛彈在烏克蘭極為搶手,用以成功抵擋俄國軍機入侵;但美國供應縮減,且擴產防空武器面臨嚴重阻礙。台灣陸軍司令部計畫處副處長朱文武表示,這批武器可能延遲交運。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指出,通用動力公司M1A2艾布蘭戰車的採購進度正常;台灣計劃採購108輛,於2027年交付。空軍也正與美方聯繫,確保F16V戰機在2026年前交運。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烏克蘭事件產生蝴蝶效應,美國延遲對台出售自走砲計畫。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美國與英國就中國對台威脅舉行高層會談。報導指出,美國及英國首度針對如何更密切合作以降低因台灣而與中國交戰的可能性舉行高層會談,並探討衝突應變計畫。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於3月初與英國代表就台灣議題進行會談,為期兩天。

3名熟悉英美就台灣議題加強來往的人士表示,美國盼與英國等歐洲盟友加強合作,以提高各國警覺,並意識到美國所認定的中國對台日趨強硬之態度。而這是在美國與日本、澳洲持續進行的較深度討論後,更加完整。會議內容涵蓋英國應如何提升與台灣的外交往來、在亞洲加強嚇阻,以及倘美國因台灣而與中國開戰時,英國將可能扮演的角色。拜登政府開始提供部分盟友以往被列為「禁止與外國官員分享的資訊」(NOFORN)之台灣情報。

英國官員表示,這場會議係英美迄今就台灣議題所進行「最高層級」、「最重要」的談話。危機因應計畫自然而然地成為任何這類有關台灣的對話中很重要的部分。

布魯金斯研究院台灣專家何瑞恩(Ryan Hass)肯定,這類討論是明智之舉,一方面降低戰爭風險,一方面也為可能爆發的衝突預作準備。前五角大廈亞洲事務官員柯海諾(Heino Klinck)表示,嚇阻中國犯台符合所有人的利益。這不僅是印太議題,更是全球議題。

台灣資深官員表示,台灣知道美國致力讓更多盟友參與其有關台灣的計畫,美國持續與日本、澳洲合作,現在亦試圖與英國合作。英國外相特拉斯(Liz Truss)剛呼籲北約應該在亞洲扮演一定角色。必須確保台灣等民主政體有能力捍衛自己。

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刊登專文探討一中一台政策。

在中國的防疫方面。美國《Fox》刊登專文探討,中國封城背後的深層意義。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社論指出,習近平抗疫慘痛失敗。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排名退居後段班。

《路透》報導,日本公告中國航艦穿越沖繩附近水域。報導指出,防衛省新聞稿揭示,包括航艦在內的8艘中國海軍船艦2日穿越日本南方的沖繩群島。未侵入日本領海,但「遼寧號」上有直升機起降。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日方首次證實有中國航艦航經該海域。台灣國防部表示,將監偵該航艦群動態,並稱狀況「正常」。

記者鄭信貞

美台友好》身處中國混合戰最前線 布林肯:美國與台灣持續合作應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世界新聞自由日」的5月3日出席華府外籍記者俱樂部(FPC)。他直指,中國目前利用民主社會自由開放的媒體平台進行假消息宣傳,利用假消息、網攻扭曲台灣的資訊環境與民主。美國政府與台灣當局、公民社會組織持續合作,努力建立社會對假消息、其他類型外來干預行為的韌性。

布林肯引述統計數據指出,截至去年12月1日,中國關押50名記者,數量為世界之最。充滿活力的獨立媒體是健康民主社會的基礎,但是如今新聞、言論自由面臨許多威脅,記者更面臨政府及恐怖組織的威脅、騷擾、監禁和襲擊,而且科技正在成為打壓記者的手段。

布林肯抨擊,中國濫用技術,加強監視、騷擾、恐嚇等手段,審查公民、記者、活動人士、平民;北京當局也利用在民主社會中受到保護的媒體自由,拿來進行大外宣、傳遞假消息。

布林肯說,台灣處於中國假消息和網路攻擊的「混合戰」前線,美國政府與台灣當局、公民社會組織將持續合作,支持獨立且基於事實的新聞媒體,努力建立社會對假消息及其他類型外來干預行為的韌性。這是美國非常密切關注的事,會持續努力。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售台自走砲將延遲交付 索羅門稱將督導中國警務 國際關注

昨天(3)世界怎麼看台灣?美國告知台灣自走砲將延遲交付,台灣評估替代方案;中國疫情問題、文革封城,將拖累全球經濟。索羅門群島聲稱,會督導中國在索警務;紐西蘭呼籲政府主導中索關係。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防疫方面。韓國《韓國經濟新聞》報導,台灣確診病例屢破新高,但不考慮像中國那樣粗暴鎖國封城。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告知台灣自走砲將延遲交付,台灣評估替代方案。報導指出,國防部2日表示,美國告知自走砲交付將因「產線排擠」而延遲,最快2026年方可交運。故將評估替代方案。正評估其他精準與遠程之替代方案選項,包括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海馬斯」(HIMARS)。

美國去年批准售台40輛155公厘「M109A6自走砲」,價值高達7.5億美元,原本預計於2023年開始交付。美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便持續加強對基輔的軍事支持和設備供應。

捷克《今日日報》(MF Dnes)報導,布拉格市府呼籲民眾參與台灣穿山甲命名活動。

在中國的防疫方面。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疫情似使中國經濟停滯,可能拖累全球經濟。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路透社》報導,索羅門群島官員表示,索國警察將督導中國在索警務。報導指出,索羅門駐澳洲高級專員西西羅(Robert Sisilo)2日接受澳洲廣播公司專訪時表示,依中索新簽安全協議部署在索國的中國警力將強化索國的能力,但不會採用在香港所見的執法手法;中國軍警可以在索國要求下執行任務,但如同派駐索國的澳洲警隊,必須在索羅門群島皇家警察部隊指揮下行動。

索羅門總理蘇嘉瓦瑞(Manesseh Sogavare)已排除中國設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並表示該協議之所以涵蓋警務,是因為索國與傳統夥伴澳洲的協議不夠完善。還要求澳洲可以透過提供更多工作簽證、長期居留許可來推進兩國關係。

依據准許太平洋島國人民前往澳洲偏遠地區工作的勞動計畫,澳洲已核發3000份簽證給索羅門群島公民。西西羅說,要是這項計畫能推展到澳洲所有大城市就好了。

日本《產經新聞》刊登社論,探討中索簽署安保協議。

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刊登專文呼籲,紐西蘭應主導中索關係。專文指出,澳洲工黨外交政策發言人黃英賢(Penny Wong)認為中國與索羅門群島最近的安全協議,是澳洲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最大的外交失誤。紐西蘭政府當然無法對中索安全協議視而不見,這影響核心國家安全。中索協議正是超級強國與小國構築安全關係的範例,發生在紐西蘭、澳洲都有深刻利益的地區。這些利益讓紐西蘭派遣軍隊安撫索羅門的情勢,在2003年至2017年提供「索羅門群島區域援助團」(RAMSI)協助,並自2021年12月開始提供「索羅門群島任務」(Operation Solomon Islands)協助。

紐西蘭的政策制定者視美國盟邦網路為維持現有地區安全秩序的主要元素,中索協議深刻改變紐西蘭區域戰略布局現狀。威靈頓若對中國行為毫無反應,就是正常化並鼓勵中國的影響力擴張政策。阿爾登總理近期在新加坡受訪,質疑為何索羅門要尋求中國來撫平其安全憂慮。

可預期的是中國將試著去影響南太地區政治。紐西蘭應和澳洲花更多心思並投資更多資源來確保南太不會變成強權對立的戰場。紐西蘭必須主動回應而非讓其他國家牽著鼻子走。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是美國期中選舉競選廣告的熱門話題。日本《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烏克蘭危機加深美中鴻溝,美國警戒中國軍援俄,中國則散佈美國負責論。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登專文探討,中國的烏克蘭難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中國追捕海外逃犯行徑益加明目張膽。

日本《每日新聞》社論指出,日本外交的轉變期,安保政策應採多重觀點。社論指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顯示美國遏制力的衰頹難以掩藏,現走到美中競爭時代,日本究竟該如何選擇該走的路?

社論指出,中國迴避譴責俄羅斯,印度則採取因應國家利益選擇合作對象的「戰略性自律」路線,東協成員國亦重視與中俄的關係。日本、美國高舉實現基於法治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戰略,還建立起「四方安全對話」(QUAD)。但若僅是排除中國,難為亞洲帶來穩定。日本應致力與東協各國強化合作。也應當與韓國摸索對話的道路,盡力改善日韓關係。

社論指出,以軍擴為前提的議論十分危險。抨擊自民黨向政府提案,5年以內要將國防費用提升到占GDP的2%以上。質疑日本試圖發展敵方基地攻擊能力,違反專守防衛的基本方針。

《每日新聞》另報導,與那國島「要塞化」的糾葛。《讀賣新聞》社論指出,日相走訪亞洲,期待加深守護國際秩序的合作。

記者鄭信貞

羨慕中國防疫?! 文革式清零走火入魔 上海活人差點送火化

因武漢肺炎疫情再起,中國上海政府為達成清零計劃,提出多項嚴厲封城措施,引起居民不滿。而在封城數月後,昨(2)日傳出仍有幾十例確診案例,更有消息指出,上海市普陀區殯儀館人員正準備將屍袋擡進車內時,發現人竟還有生命徵象,此畫面也被附近民眾拍下並上傳網路。

根據《國際法國廣播電台》報導,上海人被“清零”折騰得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網絡瘋傳上海市普陀區新長征福利院一老人被裝進屍袋,寶山區殯儀館人員把屍袋擡進車內時,發現老人仍有生命體征的消息。這一過程被附近居民拍下視頻傳輸上網後,引發民眾憤怒。

報導中也說到。上海市寶山區殯儀館在通報表揚工作人員“恪盡職守,尊重生命”的文告說,殯儀館人員周日接收的是一具“已進行全面消殺、密封和包紮好的’遺體’”,搬運到車內時,發覺還有生命跡象。立即叫來新長征福利院工作人員,打開密封好的接屍袋,“這具所謂的遺體原來是一個大活人……”

有網民評論,當局清零清到荒腔走板的地步,有人幾天吃不上飯,有人患急症沒有醫院治療等死,有人憋成了瘋子,現在好了,死人活人也分不清了。

原報導

記者林育成報導

又出海搗蛋!日防衛省:遼寧號航母艦隊進太平洋

昨(2)日,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開向外界表示,中國海軍遼寧號航空母艦正率領7艘不同軍艦,由東海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且在東海海域上,更有中國海軍艦載直升機航行。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軍已全程掌握。

根據綜合報導表示,統合幕僚監部指出,日本時間5月1日12時(台灣時間上午11時)左右,海上自衛隊確認在長崎縣男女群島西方約350公里海域,中國海軍航空母艦遼寧號(舷號16)、055型飛彈驅逐艦南昌艦(舷號101),052D型飛彈驅逐艦西寧號(舷號117)、烏魯木齊號(舷號118)與成都號(舷號120),以及綜合補給艦呼倫湖號(舷號901)由北向南航行。

報導中也提及,另外,在冲繩本島西北約480公里海域,同日下午6時(台灣時間下午5時)左右,054A型護衛艦湘潭號(舷號531)由西向東航行;2日上午6時(台灣時間上午5時)左右,冲繩縣大正島北方約160公里海域,052C型飛彈驅逐艦鄭州號(舷號151)自北向南航行。

統合幕僚監部表示,此後,這8艘艦艇南下冲繩本島、宮古島之間的海域,朝太平洋航行。另外,東海海域則有艦載直升機艦艇航行。

 

記者林育成報導

還想防疫學中國?文革式清零代價太慘烈 龔明鑫:加速供應鏈外逃

在武漢肺炎本土疫情持續攀升下,國內的親中政媒勢力全面配合中國認知作戰,抨擊政府防疫作為。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2)表明,中國採取完全清零的代價太大,會加速供應鏈移轉;台灣今年的GDP成長率仍有機會超過4%,但還需觀察。

龔明鑫昨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指出,Omicorn病毒傳染力強,國際主流是與病毒共存,中國完全清零代價太高,上海供應鏈就受到很大影響。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詢問,為何中國還是堅持要清零?上海等地的封城是否對台灣經濟造成衝擊?

龔明鑫認為,可能中國尚未發展出mRNA疫苗,科興抵抗力太弱。這樣的措施,供應鏈多少會受到影響,台商本身供應鏈若能顧好,衝擊可能小點。長期而言,供應鏈移轉會比過去更明顯。

龔明鑫說,投審會報告指出,台商願回台、到東南亞投資設廠意願提高。還有6成對中國惠台措施不感興趣,顯然中國最近作為引發的不確定性,是台商相當關切的。

對於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能否保4。龔明鑫答覆,主計總處現在的預估還是可以保4,但之後的經濟狀況還是要審慎觀察,尤其美國通膨率相當高,若美國聯準會積極升息,可能還是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龔明鑫說,台幣持續貶值,台灣輸入性通膨壓力大,不過1、2月台灣實質薪資還在成長,台灣發生停滯型通膨情況低。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美邀台參與民主網路管理 歐洲重新思考對中關係 國際關注

昨天(2)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在幾乎為輕症及無症狀下,武漢肺炎疫情攀升,但台灣不學中國的粗暴封城;美國邀台灣等55國共同參與民主網路管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歐盟重思對中國的關係。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防疫方面。法國《法新社》(AFP)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不會像中國那樣粗暴封城。南非《公民日報》(The Citizen)、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均報導,台灣美日確診數破萬人。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美官員對台表示,晶片供應有改善空間。報導指出,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29日表示,武漢肺炎疫情不但使需求增加,也為全球貿易體系帶來壓力。雖然台灣的半導體公司持續加快速度生產晶片,物流上的挑戰仍使晶片供不應求。供應鏈帶來的教訓,已做了改進,但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孫曉雅引述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晶片庫存量的中位數已從2019年的40年滑落至不到5天。美國非常感謝台灣企業願意解決此問題。今年夏天將籌組由台灣半導體相關公司組成的代表團,前往鳳凰城訪問,以鼓勵更多投資。

台灣企業已擴大產能,但預期今年供應依然緊繃,或許緊繃情況將持續至2023年。華府積極要求更多台灣企業跟隨台積電腳步。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半導體的力量,讓台灣股市總市值也超過韓國。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CNN》報導,美國及其他55個國家共同承諾民主網路管理。報導指出,在美國發起下,超過55國在28日簽署「網路未來宣言」,迎戰俄羅斯和中國等封閉政權中對網路使用者的壓制日益加劇。拜登政府高層表示,烏克蘭戰爭加劇了對網路長期發展的擔憂,因為俄羅斯已採取行動封鎖西方社交媒體,並懲罰分享衝突相關確切資訊者。俄羅斯的資訊戰,包括散布假訊息和宣傳活動等。這場特殊的戰鬥是威權政府與民主國家之間整體鬥爭的關鍵部分。

簽署方從美國軍事盟友和經濟夥伴,包括加拿大、英國、以色列、台灣、烏克蘭。該宣言強調網路攻擊和虛假訊息如何危害人權和網路的前景。協議中的許多承諾反映出美國現有的政策措施。各國承諾不濫用網路技術進行非法監控、阻擋違反網路中立原則的內容或網站或使用數位工具破壞選舉信任感的行為。支持打擊網路犯罪的多邊行動。承諾只使用值得信賴的網路設備;共同重申支持去中心化、共識驅動的做法。

《Fox》報導,美國政府發起「未來網際網路宣言」,對抗中俄惡意結盟。

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表示,北約也應保護台灣。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自民黨青年局長將訪問台灣,與蔡英文總統交換意見。《日刊工業新聞》社論呼籲,為因應台灣出現戰事,應檢討美國的「戰略模糊」。

包括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網路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瑞典《哥特堡郵報》(Goteborgs-Posten)、西班牙《ABC》均探討,烏克蘭戰爭,如何啟發台灣。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彭博》(Bloomberg)報導,俄羅斯入侵引發戒心,歐洲重新思考對中關係。報導指出,烏俄戰爭已促使義大利、捷克等各國政府官員正重新評估其與中國政經關係的密切程度。因為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他們開始認知到與另一個專制政權重蹈此一覆轍的危險。中東歐國家正對所謂「16+1」是否明智提出新的質疑。義大利也強化了對外資收購的否決權,該措施是針對中國。

北京歐洲外交官的觀點是,烏俄戰爭正促使中國與歐洲漸行漸遠,疫情讓歐洲意識到其依靠中國供應基本醫療物資,烏俄戰爭強化歐洲必須減少對北京依賴的論點。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這確實是西方的覺醒。貿易本身並不能改變極權國家的行為。

中國在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總額約為8680億美元。烏克蘭戰爭使得本已脆弱的中歐貿易供應鏈受到干擾。大多數德國公司表示,歐洲戰爭造成的危機正在影響他們的中國策略。

過去1年,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急劇惡化,主要是歐盟因新疆的人權問題對中國實施制裁。之後,中國對待立陶宛的方式也加劇歐中緊張。

在歐盟,對中國的不滿情緒在對俄羅斯持最鷹派立場的中東歐國家中最為強烈。但它們也是透過「16+1」與中國關係最好的歐盟國家。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上週在「路德維希·艾哈德峰會」(Ludwig Erhard Summit)指出,柏林需要全新的商業模式,以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德國社民黨聯合主席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表示,德國需要從對俄政策中汲取教訓,結束對中國的依賴。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中國的立場也更加強硬。

美國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副主任克拉茨(Agatha Kratz)、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首席經濟學家曾林(Max Zenglein)在聯合報告中指出,中國在歐洲「大規模投資」的時代可能已經告終。

《路透》報導,俄羅斯的烏克蘭困局給中國帶來的艱難教訓。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刊登專文指出,中國在烏克蘭資訊戰爭中已經選邊站。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皮尤民意調查顯示愈來愈多美國人將中國視為威脅。

記者鄭信貞

CNN專訪吳釗燮 指中國應已從烏俄戰爭學到教訓 評估犯台代價

號稱世界第2且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卻落得灰頭土臉。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CNN》專訪時指出,台灣除持續發展不對稱戰力,同時強化全民防衛決心與後備動員能力,也爭取理念相近國家支持,中國應該從烏俄戰事中獲得教訓,評估犯台代價。

吳釗燮指出,烏俄戰火已持續2個多月,烏克蘭能夠堅持抵禦俄羅斯入侵,是因為人民具有強大自衛決心,善用不對稱戰力與結合民防力量。台灣除持續發展不對稱戰力,同時強化全民防衛的決心、後備動員能力,也全力爭取理念相近國家的支持。他認為,中國應該也要從中獲得教訓,評估其犯台代價與國際社會可能的回應。

吳釗燮表示,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張、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均使全球民主國家覺醒,更加了解台灣的重要性。歐洲近期對台海和平的關注顯著提升,美、日、歐高層對話不斷提及台海和平的重要性,歐盟、德國、英國、法國、荷蘭等國,都發表其「印太戰略」;歐洲議會、法國、波羅的海3國、瑞典等也陸續籌組議員團訪台,顯示歐洲日益重視台灣,並採取具體行動展現對台灣的支持。

吳釗燮說,拜登政府在烏俄戰爭爆發後,立即派遣高階代表團來台,表達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堅若磐石」,並持續對台軍售,確保台灣有足夠的防衛能力。保衛台灣是台灣自己的責任,自助者得人助,將與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攜手合作。

吳釗燮指出,中國除了派出近千架次軍機擾台,也對台灣進行認知作戰,利用台灣民主與言論自由散播假訊息,企圖以資訊戰、認知戰、網路戰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分化台灣社會、混淆國人認知、迫使台灣屈服。但位處第一線的台灣無所畏懼,將極力為民主挺身反抗威權,為國際社會守護民主。

記者鄭信貞

各國挺台不斷》美英極高層會談 主題鎖定因應中國威脅台灣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近日高調嗆中挺台,令人印象深刻。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英國日前舉行高層官員會談,討論如何緊密合作,甚至首度探討若中國侵略台灣將有何應變計畫。

《金融時報》報導,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3月初與英國代表就台灣問題舉行會議;兩國各自的團隊正就印太戰略舉行2天的會議。美國希望加強與英國等歐洲盟邦的合作,提高外界就北京對台灣日益強硬態度的認識。

隨著中國加強在台灣週遭的軍事活動,美、英高層官員舉行的這場「台灣對話」,目的在補充美國、日本、澳洲舉行的更深入討論。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諾(John Aquilino)3月訪問澳洲時表示,烏俄戰爭凸顯中國對台灣構成的風險。

知情人士透露,這場會議涵蓋英國如何與台北在外交上展開更多工作,如何加強亞洲威懾,以及如果美國最終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發生戰爭,英國將扮演什麼角色。拜登政府正在向一些盟友提供有關台灣的情報,這些情報以前被歸類為不得與任何外國官員共享訊息。

英國官員表示,這場會議是迄今為止英、美在台灣問題上「最高層級」和「最重要」的討論。

白宮未對這場台灣會議發表評論。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不對私人會議發表評論。

台灣高層表示,知道美國試圖讓更多盟友參與其台灣計劃,他們一與日本、澳洲合作,現在正試圖與英國合作。

特拉斯上週才表示,北約應該​​在亞洲發揮作用,必須確保像台灣這樣的民主國家能夠自衛。

記者鄭信貞

丟臉!勾結中國 中美洲議會尼加拉瓜籍議長擅發「一中聲明」

這實在太無恥!中美洲議會(Parlacen)4月28日由尼加拉瓜籍議長奧德加(Guillermo Daniel Ortega Reyes)擅自發表聲明,稱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巴拿馬、多明尼加政府均承認「一中政策」,呼籲中美洲統合體(SICA)體系納入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參與。外交部抨擊奧德加行徑非法,表達嚴正抗議。

中美洲議會推特4月28日突然發布聲明,指出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巴拿馬、多明尼加政府均承認「一中政策」,因此依據「一中政策」,應由中國在其全國領土境內及國際組織中維護中國人民的健康。聲明並表示,期盼開啟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參與SICA及其相關機構,成為中國人民唯一代表。

尼加拉瓜去年12月才與台灣斷交。這份聲明雖自官方管道發布,但僅由尼加拉瓜籍議長奧德加、尼籍議員布蘭哥(Aida Ester Blanco Talavera)署名,也未經議會決議或討論。內文提及的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巴拿馬、多明尼加,都是近年轉向中國的前友邦。

巴拿馬議員拉莫斯(Jose Ramos Reyes)表示,該聲明僅是奧德加、布蘭哥的個人立場,不代表中美洲議會,也不是大多數議員的立場。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及其本人都反對在沒有相應程序的情況下,將台灣排除在中美洲議會之外。瓜地馬拉議員4月28日發表聯合聲明,嚴拒該「一中聲明」,強調那是議長個人立場,不代表中美洲統合體系。

外交部重批,奧德加未經議會合法程序,逕自發表悖離事實的政治聲明,嚴重損及我國國家主權與利益,也侵害中美洲議會他國議員的民主權利。

外交部說,已請駐瓜地馬拉大使館向中美洲議會主席團表達我方嚴正抗議。外交部並感謝多位議員為我國仗義執言,肯定台灣貢獻。也呼籲中美洲議會的各國議員發揮道德勇氣,抗拒中國政府及其黨羽違反議事程序進行的不當操弄,扭曲議會超然立場。

記者鄭信貞

俄侵烏克蘭》俄軍灰頭土臉 中憂無實戰經驗的解放軍更落漆

號稱世界第2且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卻落得灰頭土臉。這也使中國戰略學家、軍事專家大為吃驚,重新思考犯台策略,包括必須一開戰就全面壓制、掌握資訊戰優勢、解決後勤補給困難等。但各國學者均不看好中國有此能力。

《路透》報導,中國戰略學者、軍事專家正針對俄侵烏的困境進行意見交換,俄軍未能快速擊潰烏軍、無實戰經驗的中國軍隊實際表現是主要議題。

北京「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清華全球政策中心」安全研究員趙通指出,中國戰略學家認為,或許應該思考在開戰就發動更強大、更全面的行動,震懾、嚇阻台灣軍隊,就能阻斷他國介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學院研究員高瑞連(Collin Koh)認為,上述策略會對共軍帶來麻煩,若打算在初期就震懾、嚇阻台灣,可能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使佔領台灣的行動更困難,也讓國際間的反感情緒劇增。

況且,台灣的飛彈攻擊能力勝過烏克蘭,不僅可對共軍先發制人,也可在入侵發生後反過來攻擊共軍設施。

趙通等中國專家認為,西方國家從自身觀點操控國際輿論,使國際間對戰事的反應產生決定性變化;讓俄軍的表現比實際看起來更加糟糕。而俄軍在開戰前費時數月進行部署,卻遭各國輕易掌握情況,讓烏克蘭提早準備。

新加坡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高級研究員尼爾(Alexander Neill)指出,中國侵台所面臨的後勤補給挑戰,遠勝過俄軍入侵烏克蘭。要在不被察覺下作好準備,難度非同凡響。

中國專家憂心,共軍必須跨越台海作戰,恐怕會面臨相同的困境。且實戰經驗豐富的俄軍,此次都出現指揮系統崩潰、部隊士氣低落的狀況;沒有實戰經驗的共軍,表現恐更有問題。

記者鄭信貞

已經沒用了!疫情、俄侵烏克蘭 中國投資歐洲陷谷底

中國已非投資歐洲的主力了!因美中貿易戰、疫情、俄烏戰爭影響,中國大規模投資歐洲的時代已徹底落幕。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本週發布聯合報告指出,中國2021年在歐洲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約為106億歐元,僅高於疫情最嚴峻的2020年,是2013年以來的次低。

中國國有投資2021年在歐洲的份額亦降至20年以來最低,即使是與2020年相比都下降1成。

由於歐洲與中國在人權、經貿方面的爭議愈演愈烈,包括中國因台灣問題對立陶宛實施貿易報復手段,歐洲已正式把中國視為「經濟競爭者與系統性對手」,更加強對中國資本的審核,導致雙邊關係持續惡化。

而當前進行中的俄烏戰爭又讓中國與歐洲愈來愈遠,西方陣營有意識地反思與非民主經濟體合作構成的風險,嘗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記者鄭信貞

楊志良又來!這次強推中國快篩 抹黑指揮中心用快篩籌募競選資金 挨轟令人不齒

屢屢在疫情期間大放厥詞,引發社會高度反感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又來博存在感。這次是要強推中國製造的快篩,甚至以小學程度都不及格的算術抹黑政府快篩試劑賣100元是要籌措競選資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昨(29)駁斥,只要是中國製造的產品,進口本來就須經經濟部評估。民進黨砲轟,楊志良在毫無事實下恣意發言,令人不齒!

楊志良不滿自己要捐的中國快篩受阻,強調那每劑只要55元,並經歐盟認可;但食藥署卻稱還要再送國貿局申請。甚至血口噴人稱陳時中花100億元買1億劑快篩,再賣給百姓1劑100元,是花了200億元,是否是要籌措選舉經費?

陳時中昨冷回,只要是中國製產品,都必須依規定送經濟部評估,像衡量是否有托辣斯等情況,或衡量對市場的影響。再者,以篩檢試劑而言,不論是快篩、核酸檢測試劑,若要進口就須經文件審。這些規定都行之有年,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快篩都通過審查。

民進黨發言人黃彩玲表示,政黨或候選人競選經費之籌措,皆有相關法規與辦法依循,希望楊志良別亂將快篩價格牽扯民進黨競選資金,而能對市場機制有所理解。

她指出,陳時中已解釋過「59元」是當時搶標與市場價格後的結果,但現今市場對快篩試劑的需求變高、產能變緊,未來用59元價格的可能性就會變低。

黃彩玲說明,指揮中心也同步協助國內廠商增產,確保國產快篩試劑穩定供應與分配,請國人配合指揮中心指引,在有需要的時機使用,不要囤貨。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