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4 月 22nd, 2024

需量反應遭紅藍白造謠是缺電 台電:1979年就實施、去年平均每度成本2.16元

因4月3日花蓮強震重創多部發電機組,以致4月15日在大潭、民潭電廠事故後,夜間備轉容量率降至3.25%。台電啟動需量反應,即引發國民黨、民眾黨等核電復辟派的抨擊。台電說明,需量反應措施自1979年就開始實施,在3座核電廠、6部機組皆運轉時,也實施過。

因4月3日花蓮強震重創多部發電機組,以致4月15日在大潭、民潭電廠事故後,夜間備轉容量率降至3.25%。台電啟動需量反應,在緊急調度當下,以最高每度12元購電,立即引發國民黨、民眾黨等核電復辟派的抨擊。台電說明,需量反應措施自1979年就開始實施,在3座核電廠、6部機組皆運轉時,也實施過。2023年整年需量反應措施共抑低用電9.1億度,平均每度成本2.16元,佔全年成本不到0.2%。

台電表示,需量反應措施自1979年就開始實施,是國際電業的普遍作法,而非我國獨有。需量反應措施並非強制用戶限電,而是以電費扣減為誘因,讓設有自備發電機或能快速調整產程的用戶自由選擇參加,鼓勵用戶配合減少尖峰用電,或將尖峰用電轉移至離峰時間,全世界的電業都將其視為重要的電力資源。

台電表示,以4月15日夜尖峰供電緊澀來看,當天執行的措施有計畫性、即時性、需量競價,初估抑低約480萬度用電量,電費扣減總金額2000多萬元,平均每度近5元。

台電強調,近3年也已減少執行次數。以2023年為例,需量反應措施共抑低用電9.1億度,平均每度成本2.16元,佔台電全年成本不到0.2%。

台電強調,為因應用電尖峰或突發狀況,以需量反應措施引導用戶抑低用電,更可兼顧經濟與環保。

記者鄭信貞

Facebook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