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5 月 29th, 2024

糖尿病

糖尿病老婦發燒、呼吸喘 竟是罕病「產氣性膀胱炎」 – 銀髮天地 – 自由

正能量 23%

77% 負能量

台中一名70多歲罹患糖尿病的蔡姓阿嬤,日前因發燒、呼吸喘送急診,檢查發現尿液混濁、發炎指數高,斷層掃瞄檢查更發現膀胱中滿布氣體,確診是罕見疾病「產氣性膀胱炎」,所幸經抗生素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避免惡化形成膀胱壞死和敗血症。亞大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患者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膀胱內出現鵝卵石般的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

疫情下糖尿病友如何超前佈署 台灣糖尿病之父:「這件事」 | 名家 | 三

正能量 42%

58% 負能量

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仍持續延燒,確診人數攀升,各國民眾人心惶惶,所幸台灣防疫得當,疫情未失控升溫。據統計,目前國內7名死亡案例中即有4名具有糖尿病史 ,一時之間糖尿病患者人人自危,而且研究指出,血糖高可能會影響抵抗力,使患者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機會,血糖過高甚至可能刺激呼吸道病原體生長 。為此,有「台灣糖尿病之父」之稱的林瑞祥教授解釋,罹患肺炎時重症與致死率,與糖尿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程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患不用扎針!吹氣就知血糖高低 台師大開發「呼氣偵測器」 | ETt

正能量 58%

42% 負能量

糖尿病患者在家自我測量都需扎針滴血檢測,侵入性檢查不論程度輕重,當事人感受到的壓力總大過於非侵入性的檢測。台師大化學系教授林震煌開發「即時呼吸商感測泛用型技術」,嘗試運用即時的檢測方式,讓患者透過吹氣,分析其二氧化碳及殘氧含量的相對濃度,希望能取代糖尿病患者侵入式的檢測,並發現前期患者。

新聞來源:ETtoday新聞雲

沒家族史卻「突然」得糖尿病 他持續腹痛就醫發現胰臟癌 | 健康 | 三立

正能量 36%

64% 負能量

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分享門診案例,一名無家族史的中年男性突然罹患糖尿病,服藥後病情好轉但不久後又因持續性的腹痛回診,連藥物也壓不住疼痛,最後是在電腦斷層中,「癌王」悄悄現了形!(記者:陳弋)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年齡下修 改善「糖胖症」掌握4大原則 | ETtoday探索 |

正能量 40%

60% 負能量

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教學部主任鄭畬方醫師表示,「糖胖症」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合稱。調查發現,台灣人體重過重增加的比率逐漸減緩,但受到高油、高糖和高熱量等不健康飲食型態所影響,過重者的肥胖程度卻有逐漸惡化的趨勢。如果肥胖的問題長期不解決,未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睡夢中血糖爆低險昏迷 「兩針換兩針」讓她穩糖兼減重…2年少12KG

正能量 63%

37% 負能量

62歲的黃阿姨,12年前因酮酸中毒昏迷,送醫確診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值最高飆到900多,高出正常值9倍以上,雖然靠每天中長效型胰島素,血糖控制良好,但在裝了血糖監測儀後,卻發現有半夜嚴重低血糖而不自覺,所幸在醫師建議下,「以兩針換兩針」,終於讓半夜血糖恢復到正常域值,2年內更瘦了12公斤。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漢武帝、蘇東坡、胡適也得「糖尿病」!醫生竟爆這療法 | 生活 | 三立新

正能量 54%

46% 負能量

別以為糖尿病是現代人的專利,自古以來,像是漢武帝、蘇東坡、胡適等人,都是糖尿病患者。台南拉法自然診所院長趙鴻丞提到,如果你是有久坐、熬夜、缺乏運動、飲食精緻,甚至是「沒有節制的性行為」等習慣,你就要小心了,因為這些習慣很容得到糖尿病。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不吃飯可控制血糖」?國健署闢謠糖尿病患搞錯「糖」了! | 生活 | 三

正能量 55%

45% 負能量

「糖尿病患者不吃飯可以控制血糖」?網路上謠傳著這樣的言論,導致不少糖尿病患者不太敢「吃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此特別出面澄清,糖尿病患者若不吃飯,反而無法控制血糖,還可能造成酮酸中毒。(記者:許書萓)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如何避免走到洗腎這步?醫:現在有各種不同保護機制 | 名家 | 三

正能量 38%

62% 負能量

良祐診所/鍾尚分醫師 表示,糖尿病的併發症分成3種,分別是「眼底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雖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會走到要洗腎的地步,但產生腎病變的風險還是極高,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腎臟追蹤。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在門診或治療時,都會檢查是否有蛋白尿、是否有影響到腎臟的主要原因,以利在發現腎病變的第一時間盡早處理。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夠好好控制血糖、定期追蹤,便能更有效的避免走到洗腎的地步。

新聞來源:三立新聞網

為何會得糖尿病?營養師一張圖「揭染病原因」…神秘細胞是關鍵 | ETto

正能量 45%

55% 負能量

為什麼我會得第二型糖尿病、為什麼醫生要叫我打針?●正常的情況下:進食 → 血糖上升 → 刺激Beta細胞 → 胰島素分泌 → 血糖下降●糖尿病罹病過程:過量醣份攝取 → 血糖上升 → 刺激Beta細胞大量分泌 → Beta細胞耗損 → 胰島素分泌減少(不足)→ 血糖過高

新聞來源:ETtoday健康雲

不吃米飯可以降血糖?國健署:小心適得其反 | 生活 | 新頭殼 Newt

正能量 63%

37% 負能量

糖尿病友因須長期控制血糖,不少人因此藉由各類方法減少醣類的攝取,網路上便流傳著「不吃米飯便可降血糖」的說法,對此,國健署今(10)日表示,這種做法其實是適得其反,不僅無法控制血糖,還會增加健康風險,呼籲病友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基礎,輔以規律運動及嚴謹的自我監測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國健署說明,不吃米飯降血

新聞來源:新頭殼 Newtalk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