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5 月 20th, 2024

加拿大

台灣外交新突破》原住民族經貿合作協議 台紐澳加成創始成員

台灣外交又有新突破。由紐西蘭發起的「原住民族經濟貿易合作協議」(IPETCA),原民會23日申請加入,現確定與紐西蘭、加拿大、澳洲成為創始成員。外交部說,IPETCA是國際間首見,以推動原住民族經濟、貿易與投資議題為主的政府間多邊合作機制,樂見有更多成員加入IPETCA機制。

外交部昨(29)指出,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23日向紐西蘭毛利發展部遞交加入IPETCA書面意向書,獲確認收訖。紐西蘭今公告,依IPETCA規定,已獲4經濟體加入,IPETCA正式生效。台灣與紐西蘭、加拿大、澳洲共同成為IPETCA的創始成員。

該協議以紐西蘭成熟的毛利經濟為典範,聚焦原住民族責任商業行為、傳統知識、中小微型企業商機、數位貿易和電子商務。

外交部說明,紐西蘭2021年主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時,積極推動原住民族經濟及貿易合作;去年4月起邀請同樣重視原住民族經濟賦權的APEC經濟體加入IPETCA諮商。台灣由原民會、外交部、經濟部共同參與IPETCA諮商。

外交部指出,IPETCA為國際間首見,以推動原住民族經濟、貿易與投資議題為主的政府間多邊合作機制;象徵台灣、紐西蘭、澳洲、加拿大致力提升原住民族經濟權利的共同承諾。未來我國將繼續與上述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原住民族經濟賦權議題,並樂見有更多成員加入IPETCA機制。

記者鄭信貞

蕭美琴、吳釗燮國際發聲 烏克蘭堅強台灣抗威權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關切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駐美代表蕭美琴24日投書《華盛頓郵報》指出,烏克蘭人民表現的決心與韌性鼓舞台灣,加強捍衛自由的承諾。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專訪時表示,這可能會迫使中國重新考慮任何以武力奪取台灣的計劃。

蕭美琴投書指出,台灣與烏克蘭都長期忍受好戰、獨裁的鄰國,因此台灣對烏克蘭所遭受的苦難有特殊程度的同情。烏克蘭戰爭向世界表明,民主國家並肩反對專制侵略的重要性,台灣將繼續與美國和各地理念相近民主國家共同努力支持烏克蘭,讓自由與民主盛行。

蕭美琴說,數十年來台灣站在民主與專制鬥爭前線,為維護來之不易的自由而戰。台灣感謝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派出高階安全專家代表團前往台灣,強調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中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承諾。烏克蘭人表現出的決心與韌性鼓舞台灣,台灣近年對自我防衛能力進行全面檢視,重組訓練程序、後備軍力、國防預算,阻止中國像俄羅斯那樣做出錯誤評估。

蕭美琴強調,不論中國對台灣提出何種主張與威脅,台灣在任何時候都不曾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所有軍力、任何入侵企圖都不會破壞台灣人民的團結與韌性。

吳釗燮指出,烏克蘭的戰鬥精神、西方對莫斯科的嚴厲經濟制裁,應該會讓習近平暫緩以武力控制台灣的決心;中國領導層必須考慮,若試圖入侵台灣,可能會面臨西方民主國家的類似經濟制裁。相信這將對中國領導人考慮對台灣動武,有非常強大的威懾作用。

他並指出,民主國家向烏克蘭源源不斷地提供武器和支持,也會讓中國猶豫不決,因為西方可能對中國實施制裁以及台灣可能獲得西方支持,對他們不利。

吳釗燮也敦促加拿大,可與台灣談判達成台加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促進雙邊貿易關係、派遣軍艦通過敏感的台灣海峽、分享如何打擊中國網路和假消息運作、支持台灣加入CPTPP,都是有效協助台灣的方式。

記者鄭信貞

烏克蘭危機》加拿大軍方證實 盟國曾憂中國趁機侵略台灣

俄羅斯2月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切中國是否會攻擊台灣。加拿大軍情司令部司令萊特少將(Mike Wright)2日在加拿大眾議院國防委員會證實,盟國非常憂心中國是否會趁機發動海外軍事行動,特別是武力犯台。

加媒報導,萊特證實,盟國國防情報機構上週之前,確實擔心中國會利用俄烏衝突侵犯台灣。但相信中國已經注意到民主盟國針對俄羅斯侵略行動所做出的激烈反應,希望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北約、西方的反應,會讓中國暫停他們未來的任何威權計劃。

萊特是全世界首個公開承認有此擔憂的資深軍事情報官。

加拿大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奧克特洛尼(Bob Auchterlonie)則警示,俄羅斯和中國正企圖擴大勢力範圍,包括進入北極地區。

加拿大駐北約大使安傑爾(David Angell)表示,北約始終在關注北京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反應。近日,中國明確表示反對「北約東擴」,而這就是俄國侵略烏克蘭的藉口。

其實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首日,加拿大駐聯合國大使李博(Bob Rae)就警告,如果國際社會不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可能會引發其他的入侵問題,等於許可其他國家能做同樣的事情。影射中國可能趁此入侵台灣。

記者鄭信貞

烏克蘭危機》歐盟提供武器資金 對俄封閉領空 土耳其封鎖黑海

俄羅斯24日全面入侵烏克蘭,在守軍的強烈抵抗下,戰況持續膠著。歐盟昨(27)宣布對俄籍班機關閉領空、禁止俄國官方媒體在歐盟播送,也將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及資金。土耳其則認定俄羅斯的行動為「戰爭」,將限制軍艦進出黑海。已支援700萬加元軍武物資的加拿大,加碼再支援2500萬加元(約新台幣5.5億元)的防禦性用品。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7日宣布擴大制裁,歐盟領空全面禁止俄羅斯航班起降、行經;並禁止俄國官方媒體在歐盟境內播送,拒讓俄媒散佈謊言、製造分裂。

歐盟也將援助烏克蘭資金、武器設備、醫療用品,馮德萊恩強調,這是歐盟首次為遭受攻擊的國家購買、運送武器、提供資金。

土耳其外交部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則認定俄軍入侵為「戰爭」。表示土耳其將執行來定調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表明土耳其將執行「蒙特勒海峽制度公約」(Montreux Convention Regarding the Regime of the Straits),對俄羅斯、烏克蘭等交戰國軍艦關閉黑海。

加拿大國防部長阿南德(Anita Anand)宣布,第2波援助的防禦性物資包括頭盔、防彈衣、防毒面具、夜視裝備等;但加拿大和北約盟國一樣,不會派軍到烏克蘭進行戰鬥任務。

記者鄭信貞

烏克蘭危機》烏克蘭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美英日德加澳制裁俄羅斯 中反批非法

俄羅斯以「維和」為由,派軍進入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洲均宣布首波制裁;烏克蘭國家安全委員會昨(23)宣布,國家將進入緊急狀態(State of emergency),並徵召3.6萬名18歲到60歲的預備役及後備役軍人服役;烏克蘭國會同時通過制裁351名俄羅斯國會議員。然而中國外交部對此大潑冷水,稱反對任何非法的單邊制裁。

俄羅斯總統普廷21日簽署協議,承認頓內茨克、盧甘斯克獨立,隨即命令19萬俄軍進入烏東頓巴斯區(Donbass)進行「維和行動」。白宮22日認定此為「入侵」,宣布對俄羅斯國有開發銀行(VEB)、軍方銀行全面封鎖,對俄羅斯主權債務實施全面制裁。英國則制裁5家俄國銀行、3名俄國富商。德國宣布停止「北溪2號」的認證程序。

歐盟限制俄國進入歐盟資本和金融市場,並制裁俄351名國會議員、27個實體,凍結3家俄羅斯銀行資產,禁與烏東2分離地區商業往來。

加拿大宣布禁止與盧甘斯克、頓內茨克有任何金融交易往來,制裁俄羅斯兩大銀行、禁止加拿大國民購買俄羅斯主權債。澳洲宣布對普廷的8名安全顧問實施制裁。日本宣布,停發特定人士簽證、凍結資產、禁止發售俄羅斯債券。

然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卻大潑冷水表示,中國政府一貫反對任何非法的單邊制裁。並抹黑,美國等國家的單邊非法制裁,已給相關國家的經濟和民生造成嚴重困難。

《CNN》報導,烏克蘭國安會秘書長丹尼若夫(Oleksiy Danilov)表示,全國將進入緊急狀態。緊急命令將在48小時內經烏克蘭國會批准,並實施至少30天,若有需要可再額外延長30日。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也下令徵召18至60歲的預備役軍人,首波被徵召3.6萬人。

烏克蘭國會也通過制裁351名俄羅斯國會議員。遭制裁者不得入境烏克蘭,並無法取得資產、資金、房產、營業許可。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多國聲援歐盟狀告中國 美印太戰略對準中國 國際關注

昨天(14)世界怎麼看台灣?歐盟就中國欺壓立陶宛向WTO投訴,多國表態加入磋商;美國發表印太戰略,鎖定抗中,並重開駐索羅門大使館;索馬利蘭外長訪台強調外交不受中國影響。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法國《費加洛日報》(Le Figaro)報導,索馬利蘭外交部長稱,北京不能支配其外交關係。報導指出,索馬利蘭外長瑞格薩(H.E. Dr. Essa Kayd Mohamoud)率團訪台,向同為民主自治實體之台灣表達支持,並於記者會強調,索馬利蘭是主權國家,生而自由,保有自由,要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做事。中國不能支配其作為,其他國家也不能用他們的作為來指使;保證索馬利蘭將以開放態度應對所有視其為主權完備國家之國家。訪團成員包括宣稱將與台灣簽署以開採石油及天然氣為主等投資協議的財政部長。

此訪台團引起中國憤怒,指控台灣圖謀分裂。索馬利蘭在1991年宣布獨立迄今,政局穩定,有別於數十年來仍飽受政治暴力紛爭的索馬利亞。

南非《時報即時》(TimesLive)也報導,索馬利蘭生而自由,表示中國不能阻撓與台灣的關係。

法國《法新社》(AFP)報導,歐盟經貿部長聲援與中國陷入貿易戰的立陶宛。報導指出,法國外貿部長里斯特(Franck Riester)指出,在法國馬賽會商的各國經貿部長深感立陶宛是遭到北京當局逼迫的受害者,將盡速擬定計畫,以賦予歐洲新的權力反擊。他說,中國和立陶宛之間發生的事情並不重要,重點是中國選擇表達不滿的方式。

歐盟執委會已在WTO提出控訴,但此過程可能耗時數月或數年。因此,歐盟提供所謂反脅迫能力的提案進展相當順利。可能的工具包括凍結對方取得公營事業合約的管道、暫停核發部分產品的健康和安全授權、禁止由歐盟資助的研究計畫。雖然貿易是歐盟經濟的必要部分,但不能為此忍受不公平競爭,或為此犧牲價值。

希臘《資本電子報》(capital.gr)、加拿大《加拿大電視台》(CTV)均報導,加拿大表態支持歐盟對中國的申訴。韓國《首爾新聞》報導,中國加碼宣布停止進口立陶宛牛肉。

日本《朝日新聞》社論肯定,台灣重新開放福島食品進口,讓此成為各國撤除對日本產食品所實施管制的契機。

對於中國對台灣的威脅,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費加洛日報》均報導,中國飛機疑似飛越東引領空。日本《產經新聞》指出,中國想要根除台灣的外交。

在中國的國際關係方面。美國《美聯社》(AP)報導,美國將在索羅門群島設立大使館以抗衡中國。報導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2日訪問斐濟時,證實美國將重開索羅門群島大使館。國務院表示,索羅門群島相當看重二戰期間與美國並肩作戰的情誼,但中國積極攏絡索國政治精英與企業人士,恐使美國失去此優勢。去年11月,索羅門群島多場暴亂。索國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12月挺過不信任投票,表示自己不會屈服於「邪惡勢力」或「台灣代理人」。

美國曾在索羅門群島設有大使館長達5年,直到1993年閉館。此後由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外交官兼轄索國。美國宣布在索羅門設立大使館,符合拜登政府11日發布的印太戰略,強調與區域盟友建立夥伴關係,以抗衡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及野心。

國務院在告知國會的文件中指出,中國與索國政商高層交往時,給予對方華而不實的承諾,並允諾提供可觀的基礎設施貸款,最終可能導致借款國面臨危險的債務水準。國務院表示,不會立即在索羅門群島建造新的大使館,而是會先投入1240萬美元租賃設館,初步規模不大,將配置2名美國員工及5名當地僱員。

《法新社》也報導,美國重啟駐索羅門群島大使館。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布林肯說美國在太平洋島國有長期未來。

包括加拿大《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日本《讀賣新聞》、紐西蘭《紐西蘭廣播》(National Radio)均報導,美國拜登政權公布印度太平洋戰略 在對中國上強調多國合作,成立新的經濟架構。《讀賣新聞》另報導,日美澳印外長會談,強化在對中國上之合作。《朝日新聞》報導,美日韓外長聯合聲明明確寫入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

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中國間諜在即將舉行之國會大選,密謀安插工黨候選人。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中國吹噓冬奧勝利,未引發共鳴。哥倫比亞《國家報》(EL PAIS)專文指出,這是令人不安的冬奧會。

在烏克蘭危機方面。《紐約時報》報導,白宮警告,俄羅斯隨時會入侵烏克蘭。《彭博》(Bloomberg)報導,美國認為中國關注烏克蘭危機,以探查華府如何回應侵台行動。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因應烏克蘭緊張局勢,台灣密切關注台海動態。荷蘭《忠誠報》(Trouw)探討,習近平會晤普丁,是在打什麼算盤?《澳洲人報》報導,澳洲國防部長杜登指出,無法逃避俄羅斯攻擊烏克蘭之後果。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加日領導人通話 關切中國侵略台灣、南海

中國對印太地區的威脅,也引發加拿大的注意。加拿大總理府指出,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8日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通話,對中國在南海、台灣的行動表達關切,決心加強合作以促進區域安全。

總理府指出,杜魯道和岸田文雄在30分鐘的電話觸及俄烏情勢、北韓導彈、印太戰略、供應鏈安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議題。重申加拿大和日本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以及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共同願景;同意在加拿大制定全面印太戰略、深化地區參與時,繼續密切合作。

兩人強調,共同努力加強供應鏈彈性和經濟安全、深化關鍵礦產和新興技術合作的重要性,並同意確保維持CPTPP高標準的必要性。

在俄羅斯、烏克蘭衝突,兩人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及其周邊地區的破壞穩定行為,深表關切,重申堅定支持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

記者鄭信貞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歐盟WTO挺立陶宛狀告中國 美英澳加日台均加入

中國因立陶宛與台灣交往,全方面予以打壓,甚至伸向跨國企業,歐盟已為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指控中國採取歧視性貿易。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台灣均表態要加入磋商。至於中國宣稱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立陶宛冷回,自去年12月以來,沒向中國出口包括牛肉在內的食品,中國的行動不會造成實際問題。

歐盟1月向WTO指控中國對立陶宛採取歧視性貿易做法,威脅到歐盟單一市場的完整性。

《路透》報導,在英國、美國、澳洲紛紛表態要加入磋商後。加拿大全球事務部10日發布聲明表示,加拿大關切中國近來對立陶宛和包含立陶宛零組件的歐盟產品及服務所採取的貿易行為,這可能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體系和其機構。

加拿大反對經濟脅迫,並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同在,支持WTO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

《LRT》報導,台灣、日本也表態加入磋商。因中國海關未能或不清關相關貨物,除威脅歐盟對內及對外的供應鏈,也連帶影響台灣對外貿易。

根據WTO規則,第一階段屬雙邊諮商,中國可拒絕其它國家加入諮商的要求;若歐盟與中國在60天諮商期滿仍諮詢未成,可進入第二階段請求成立爭端解決小組,屆時第三方會員國就可參與。

《路透》另報導,中國突然宣布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但事實上,2021年中國牛肉進口總額達236萬噸,立陶宛僅佔775噸。

立陶宛國家糧食和獸醫服務局提到,自2021年12月初以來,立陶宛沒有向中國出口包括牛肉在內的任何食品。

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則表示,,中國的舉動不會造成實質的問題,因為現在已不向中國出口這些產品。出口商早轉向其他市場。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澳洲國會挺台入CPTPP、洽談FTA 中國擴大打壓立陶宛牛肉 國際關注

昨天(11)世界怎麼看台灣?澳洲國會發布報告,支持台灣參與CPTPP,並呼籲與台灣洽談FTA;索馬利蘭外長率部長團大陣仗訪台,深化兩國關係;中國擴大打壓立陶宛,禁止進口牛肉、乳製品、啤酒;立陶宛呼籲全世界共同對抗中國打壓。均獲國際高度關注。

在美台關係方面。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刊登專文探討,美軍準備好保衛台灣嗎?希臘《ERT》報導,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引發中國抗議。德國《第二電視台》(ZDF)報導,中國與台灣的衝突加劇。

在澳台關係方面。澳洲《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導,澳洲國會委員會建議台灣應加入CPTPP,並支持與台灣洽談FTA。

包括阿根廷《經濟日報》(Infobae)、日本《產經新聞》、《西日本新聞》均報導,台灣解禁日本食品進口。

包括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nadolu Ajansi)、阿根廷《經濟日報》、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均報導,索馬利蘭外長率部長團大陣仗訪台。

在台灣與立陶宛關係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中國暫停進口立陶宛的牛肉、乳製品和啤酒。報導指出,立陶宛的獸醫主管機關表示,中國海關總署通知,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乳製品、啤酒。這是首度出現這種狀況,聲稱文件不齊,卻不予補件。

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表示,現在不向中國出口這些產品。出口商已轉向其他市場。立陶宛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在訪問澳洲時,提醒尋求使用貿易作為報復手段的國家,理念相近的國家擁有能抵禦脅迫的工具和法規。英國表示,將與美國、澳洲共同支持歐盟向世貿提出的貿易申訴。歐盟執委會表示,與2020年同月相比,立陶宛12月對中國的整體出口下降91%。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拒絕說明暫停進口牛肉,並嗆聲要立陶宛糾正自身錯誤。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譴責中國單方面霸凌。不過中國進口立陶宛的牛肉量很少,2021年僅775噸,該年的牛肉進口總量為236萬噸。台灣則增加立陶宛食品的進口,最近是蘭姆酒。

法國《法新社》(AFP)、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均報導,中國暫停進口立陶宛牛肉。美國《彭博》(Bloomberg)、阿根廷《經濟日報》均報導,立陶宛外長呼籲世界,共同抵抗中國貿易脅迫。

《路透》另報導,歐盟在WTO狀告中國,加拿大尋求加入磋商。報導指出,因中國打壓立陶宛,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告訴;加拿大將追隨英國、美國、澳洲腳步,加入磋商。加拿大全球事務部10日發布聲明表示,加拿大關切中國近來對立陶宛和包含立陶宛零組件的歐盟產品及服務所採取的貿易行為,這可能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體系和其機構。渥太華反對「經濟脅迫」,並和理念相近的夥伴同在,支持WTO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

在台灣的財經方面。《法新社》報導,長榮海運宣布,將不再停靠緬甸軍政府掌控的港口。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彭博》報導,中國未履行貿易協定,美國承諾課責。報導指出,美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國將要求中國對未能履行貿易協定中的採購承諾承擔責任。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否認指控,希望美國盡快取消對中國加徵關稅和制裁打壓措施。

中國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承諾增加採購美國商品,但截至2021年底的兩年內,僅達標62.9%。其中在能源採購方面的完成率最低,僅兌現承諾的1/3。中國購買的製造業商品則不及當初承諾的65%。且中國繼續對本國企業提供補貼,使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受限。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兼國際事務負責人布列恩(Myron Brilliant)表示,會敦促拜登政府就貿易問題向中國究責。

《澳洲人報》報導,澳洲安全情報組織破獲外國間諜陰謀擾亂聯邦國會大選。《彭博》報導經濟學人2021民主指數,揭示全球最民主及最不民主的地方。

記者鄭信貞

中國惹人嫌》加拿大6成不信任中國 盼降經貿往來

中國在全世界都不受歡迎。加拿大雷德民意測驗機構(Angus Reid Institute)10日公布新民調,61%希望減少與中國的經貿投資往來,只有24%少數人認為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是好貿易夥伴;還有77%認為在與中國打交道時,人權法治比經貿更重要。

該機構指出,希望減少與中國貿易往來的受訪者中,88%認為加拿大經濟仍可繼續維繫,60%認為加拿大可在經濟影響較小情況下,降低對中國依賴。

半數加拿大人在兩個月前就支持杜魯道政府對北京冬奧採取外交抵制,但這次調查顯示58%擔心,這類對抗中國的外交行動可能會對加拿大帶來負面經濟後果;73%認為加拿大不論做什麼,都不可能改變中國行為。

民調顯示,現僅有16%加拿大人對中國抱有好感,遠低於北京舉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期間,該數字為50%。雷德是在去年11月26日至29日執行這項線上調查,隨機抽樣2005名加拿大成年公民,抽樣誤差正負2%。

雷德總裁柯爾(Shachi Kurl)受訪時表示,加拿大人對這些問題的回應,與加、中之間過去2年經貿和外交一系列爭端有關,包括北京暫停加拿大菜籽油和肉類進口,2位加拿大人在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事件後被中國以「間諜罪」羈押千餘日;此外,大多數加國人都擔憂,中國對維吾爾少數民族採取種族滅絕行徑、及香港政治情勢和言論自由急轉直下。

記者鄭信貞

世界看台灣》台加開始洽談FIPA 台灣極力拉攏立陶宛 國際矚目

昨天(11)世界怎麼看台灣?台灣與加拿大進行視訊會談,同意就「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展開探索性討論;中國極力打壓立陶宛,美國力挺,台灣則提供經貿協助;均獲國際矚目。

在台灣的國際外交方面。英國《路透》(Reuters)報導,加拿大將開始洽談投資協定。報導指出,台灣和加拿大政府10日表示,雙方同意開始洽談投資保障協定。台灣由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與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進行視訊會談,同意就「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展開探索性討論。

行政院在聲明指出,此舉是強化雙邊經貿關係「重要的里程碑」。加拿大政府發布聲明表示,台灣是重要的貿易投資夥伴。加拿大是CPTPP成員、台灣、中國都已申請加入CPTPP。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也報導,加拿大尋求深化與台灣經貿關係。

比利時《歐洲政治報》(Politico Europe)報導,立陶宛與中國發生衝突,卻意外獲得台灣晶片產業投資。報導指出,立陶宛在台灣問題上與中國攤牌,卻帶來法、德夢寐以求之意外驚喜,台灣之晶片產業投資。台灣日前宣布對立陶宛挹注2億美元投資基金,台灣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表示,立陶宛將可作為進入其他歐洲國家半導體市場之入口;他指出,任何歐盟國家均難以複製台灣過去40年來所發展之完整晶片供應鏈模式,個別國家應在此產業鏈發揮自身優勢,台灣已承諾協助立陶宛培育半導體人才。

有歐盟執委會官員亦對立陶宛能否具備經營此種工廠之財政及行政能力感到懷疑,因為這需要便宜之電力及充足之水力。巴黎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亞洲計畫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表示,台灣善用其經濟牌,可具體提議強化歐洲半導體產業。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11日將與立陶宛經濟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開會。這是少數能如此接近台灣晶片產業的國家。

美國《美聯社》(AP)報導,北京指控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煽動立陶宛。拉脫維亞「15 min」報導,立陶宛工商界感謝台灣幫助,但專家說這只是120個貨櫃,不是1000個。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台灣將在立陶宛設立2億美元規模「中東歐投資基金」。

在中國對台灣的各種威脅方面。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紐西蘭《道明郵報》(The Dominion Post)均報導,中國威脅日益嚴重,台灣軍隊展現實力。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7-11北京公司因將台灣標示為國家,遭中國重罰。《朝鮮日報》報導,台灣NCC實測證實,中國小米手機內建涉政治敏感詞彙審查功能。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美國《Fox》報導,奧運企業夥伴無視中國對維吾爾族人惡行,仍得意參與贊助。報導指出,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資深研究員王亞秋(Yaqiu Wang)指出,中國正在利用2022年冬季奧運會將其侵犯人權行為合法化,全球其他國家應該遠離。

而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計畫(Olympic Partner Program)的贊助商包括VISA、普利司通(Bridgestone)、歐米茄(OMEGA)、寶僑(Procter & Gamble)、三星等13家大公司。

王亞秋寫信給這些公司,只有安聯做出回應,但回答並不令人滿意。她認為不收看奧運將向贊助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傳遞不贊成在北京舉辦這屆奧運的訊息,因為我不贊成這些公司是中國暴行的一部份。但不該責怪運動員,在北京舉辦奧運是國際奧委會的決定。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任命前新疆司令員領導駐港部隊。《路透》報導,中國提供哈薩克安全支持,聲稱反對外部勢力。加拿大《環球新聞網》(Global News)報導,加國聯邦政府將重整印太策略,應對中國影響力;另報導,總理杜魯道指控北京進行威嚇外交之際,加拿大外長透露,新中國策略即將出爐。

澳洲《雪梨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澳洲承諾向美國採購35億美元戰車。「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刊登專文分析,德國加強印太地區布局。

記者鄭信貞

台加外交突破》台灣與加拿大啟動FIPA談判前置作業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OTN)總談判代表鄧振中,10日上午與加拿大國貿部長伍鳳儀(Mary Ng)舉行視訊會議,共同宣布我國與加拿大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定」(FIPA)探索性討論。

伍鳳儀強調,加拿大致力深化與印太地區的貿易連結及經濟夥伴關係,而台灣是加拿大在印太的關鍵貿易與投資夥伴,雙方將在供應鏈、綠能、科技、創新、教育及原住民事務等領域加強合作。

行政院會後宣布,台灣與加拿大啟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oreign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Arrangement,簡稱FIPA)探索性討論(exploratory discussions)。探索性討論是加拿大啟動雙邊貿易及投資談判的前置作業,目的是經由雙邊討論,了解彼此投資規範內容,及洽簽協定可能帶給雙方的影響與經濟效益,以便展開後續工作。

行政院表示,加拿大是台灣的重要經貿夥伴,2020年雙邊貿易總額約為55億美元,台灣是加拿大在亞洲第6大貿易夥伴,台灣對加直接投資累計金額逾2.56億美元、加商來台投資金額累計逾5.57億美元。

行政院強調,台加啟動FIPA探索性討論,是強化雙邊經貿關係重要的里程碑,對於加拿大深化印太區域合作,及台灣與理念相近夥伴加強經貿連結也有助益。

記者陳軒宇報導

國際聯手防中霸權》美加澳印日韓關島反潛演習 應對中國威脅

為應對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威脅,美國太平洋艦隊(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USPACFLT)公布,美國、加拿大、澳洲、印度、日本、韓國共6國海軍在關島展開「海龍22」(Sea Dragon 22)反潛演習,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USPACFLT發布聲明指出,美國6日派出2架P-8海神式海上巡邏機及2支海軍巡邏中隊(VP-26&47)前往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與澳洲皇家空軍、加拿大皇家空軍、印度海軍、日本海上自衛隊、韓國海軍展開聯合演習。

「海龍22 」反潛演習主要以反潛戰(ASW)訓練及提升聯合作戰能力為核心,演訓時間超過270個小時;軍方人員將在過程中討論如何結合各自國家的能力和設備,以此制定作戰計畫。而得分最高的國家,將會獲得「龍帶獎」(Dragon Belt award)。

VP-47分隊長甘迺迪中校(Braz Kennedy)表示,這次演習讓美軍與平常沒什麼機會進行軍事合作的盟國夥伴共同進行反潛訓練,提升盟國實力,增進彼此作戰默契,為印太地區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