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6 月 3rd, 2024

最新文章

美風險專家估 拜登會延續既有對台政策

美國政權交接,外界都在關注拜登是否會延續川普的台灣政策。對此,亞洲政治風險顧問方恩格(Ross Darrell Feingold)受訪時表示,拜登會延續川普的相關方向。

綜合媒體報導,方恩格指出,拜登政府在處理對台灣關係上,勢必會有所掙扎,「過去4年來,川普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以對待其他國家的方式,真正地與台灣來往,即使美方在稱呼台灣上仍未使用正式語彙,也沒有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方恩格認為,拜登的對台立場目前尚未明朗,應會延續川普政府已經執行的政策,但應該不會有採取「大刀闊斧」新動作的熱忱。

記者陳軒宇報導

國力不可忽視!美機密文件揭:台灣是印太戰略重要夥伴

台灣的國力,在美國眼中是不可忽視的存在。根據澳洲廣播公司獨家取得的最新美國國安解密文件,內容指出美國把台灣視為第一島鏈的夥伴,保衛第一島鏈國家也是印太戰略的一部分。

印太戰略是2018年初,美國總統川普認可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於2017年制定的戰略方針。 相關文件被列為機密,不提供給外國公民。文件於上周罕見正式解密,比一般情況提早30年,並將於星期三正式發布。

對此,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梅德卡夫(Rory Medcalf)說,「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提前幾十年發布,這很不尋常。我想這是一個信號,關於美國官員們希望看到美國與印太地區的關係,包括在管理中國力量方面有什麼樣的連續性。」

據報導,白宮正密切關注澳洲在印太地區的作為,並 「將澳洲前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和他的部長們的經驗教訓直接納入戰略」。梅德卡夫指出,「可以從這個戰略框架中得出的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這是一個聯盟驅動的戰略,在某些方面,這個戰略是美國追隨者的願景,而不是美國領導者的願景。」

報導指出,這份文件有10多頁,部分經過刪節,闡述了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重點:一、在衝突中剝奪中國在第一島鏈內的持續制空權和制海權;二、 保衛第一島鏈國家,包括台灣在內;三、主導第一島鏈以外的所有領域。

文件指出,要「使我們的印太戰略與澳洲、印度和日本的戰略保持一致,要深化與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三邊合作,要與印度建立四邊安全關係」。此外,美國在印度問題上的目標是 「加快印度的崛起和能力,使其成為安全的正向提供者」,方法是建立「更牢固的防務合作和互操作性基礎;擴大我們的防務貿易和防務技術轉讓能力”,並“通過外交、軍事和情報渠道向印度提供支持,幫助解決與中國的邊界爭端等大陸性挑戰。」

記者陳軒宇報導

美政權交接》局勢穩定為重 美參謀聯席會議:軍人必須捍衛憲法

針對美國總統大選紛擾,美國軍方罕見發表聲明,強調「擁護和捍衛憲法,抵禦一切國內外敵人。」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副主席米利(Mark Milley)和海騰(John E. Hyte)1月12日連同六大武裝部隊參謀長發表聲明,指出「作為軍人,我們必須體現國家的價值觀和理想。我們擁護和捍衛憲法。任何破壞憲法進程的行為不僅違反我們的傳統、價值觀和誓言,而且是違法的。」

聲明表示,「近250年來,美國人民一直信任美國武裝部隊來保護他們和我國憲法。正如我們在整個歷史上所做的那樣,美國軍隊將服從文職領導人的合法命令,支持民政當局保護生命和財產,依法確保公共安全,並繼續全力以赴保護和捍衛美國憲法,抵禦一切國內外敵人。」

聲明進一步說,「2021年1月6日發生在華盛頓特區的暴力騷亂是對美國國會、國會大廈和我們的憲法程序的直接攻擊。我們對兩名國會警察和其他與這些前所未有的事件有關的人的死亡表示哀悼。我們目睹了國會大廈內不符合法治的行動。言論和集會自由的權利並沒有賦予任何人訴諸暴力、煽動和叛亂的權利。」

聲明強調,「作為軍人,我們必須體現國家的價值觀和理想。我們支持和捍衛憲法。任何破壞憲法進程的行為,不僅違背了我們的傳統、價值觀和誓言,而且是違法的。2021年1月20日,根據憲法,經各州和法院確認,並經國會認證,當選總統拜登將舉行就職典禮,成為我國第46任三軍統帥。對我們部署在國內的保衛我們國家的男男女女來說–時刻準備着,盯着地平線,專註於任務。我們對你們為保衛每一個美國人所做的持續服務表示敬意。」

記者陳軒宇報導

首傳醫師染疫 總統、副總統喊話:相信專業、確實防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證實,北部有醫師因照顧武漢肺炎而染疫,並傳染給護理師女友。但因分艙分流執行得當,不必封院且照常門、急診。蔡英文總統、副總統賴清德今皆向國人喊話免驚,呼籲相信專業、確實防疫。

蔡英文說,她有三個一定。一定不要驚慌,因目前疫調、篩檢都持續進行中,暫時沒發現進一步案例,醫院也已分艙分流控管,確認內部是安全的。一定要支持醫護人員,他們為了照顧病患,必須暴露在風險中,確保台灣今天的生活如常。一定要落實防疫措施,大家要持續戴好口罩、勤洗手,落實防疫措施。

蔡英文感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所有防疫夥伴,帶台灣一次又一次守住疫情的防線。

醫師出身的賴清德說,他身為醫界一份子,對此感到相當不捨。非常感謝醫護人員,每天在高風險及辛苦的工作環境中,守護國人健康,為國家防疫而努力。特別有許多醫護人員是自願面對高危險環境,照顧負壓隔離病房確診的病患、自願到包機值勤、長時間穿著防護衣、臉上滿滿N95口罩的壓痕,令人感佩。

賴清德指出,雖然有遺憾的消息,也請大家做好每個防護細節,提升醫療防護工作,好好保護自己。同時呼籲國人不可鬆懈,確實防疫,更不要散播未經證實的消息。共同攜手團結抗疫。

記者鄭信貞

北部醫師替患者插管而染疫 僅女友確診 464接觸者皆陰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宣布,出現兩名本土確診者,分為北部某醫院醫師,因替確診者插管而染疫,另為其護理師女友;目前追蹤的464名接觸者檢驗都是陰性。

陳時中指出,這位醫師是在隔離病房內替確診者插管時確診,8日有症狀、10日確診;另位確診者是他的護理師女友,應不是工作而感染,而是密切接觸者。

陳時中說,整個醫院內採檢464人,全部都陰性;社區接觸者共56人,已採檢14人,1人陽性(護理師女友)、13人檢驗中,42人採檢中。

因為院內有39人需要隔離,其中26人在檢疫所隔離、13人居家隔離。所以該院現在住院患者只出不進,移動相關病患至單人病室隔離觀察14天;門急診照常,但禁止探病,陪病者僅限1人。全院員工於3天後再次安排採檢。

陳時中強調,醫院有做好分艙分流,不會封院,初步是安全的。他感謝所有醫護人員、醫事人員,長期暴露風險中,但再嚴格也是有百密一疏。特別是感謝整晚輪班的檢驗人員。

陳時中指出,兩人都是輕症,但CT值很低,屬於初期感染者。

記者鄭信貞

旺季效應 去年11月受僱員工增1.8萬人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1)公布2020年11月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798.2萬人,較10月增加1.8萬人、0.21%,為連續6個月增加。主計總處表示,旺季加上經濟回穩,受僱員工人數穩步走揚,但仍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主計總處調查,累計去年1至11月,受僱人數平均795.2萬人,年減1萬人,為金融海嘯以來首度減少;其中住宿餐飲業年減2.7萬人最多,製造業也減1.3萬人。

主計總處指出,受惠於年底旺季效應,11月受僱人數通常會增加;自2020年6月經濟活動重啟以來,受僱人數累計增加8萬人,勞動市場持續好轉,但較2019年底疫情爆發前,仍減少3.7萬人。

記者鄭信貞

少帶風向!他批誤導「豬肉儀表板」者是文盲

政府4日推出「豬肉儀表板」,公開國產豬與進口豬肉情形。但特定統媒卻大帶風向,指儀表板資料與「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數據不同。資深媒體人曾韋禎直指,上頭已列出「檢出萊劑」項目,當然要經過查驗才會填上去,質疑的都是文盲?

曾韋禎今(12)發文指出,統媒昨天、今天瘋狂帶風向,說豬肉儀表板失靈、破功云云,有進口豬肉到了海關,卻沒呈現。

他出示「豬肉儀表板」指出,其實只要不是文盲,看一下就知道是為什麼了。各國進口豬肉後面有個「檢出萊劑」的項目,既然是要呈現是否有「檢出萊劑」,當然要先查驗;剛進口到海關的豬肉,難道要沒查驗就統統填上去?那到時候統媒不就改罵查驗打假球了?

記者鄭信貞

少帶風向!「豬肉儀表板」沒失靈 海關檢查完成才算數

政府4日推出「豬肉儀表板」,公開國產豬與進口豬肉情形。但特定統媒卻大帶風向,指儀表板資料與「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數據不同。財政部關務署昨(11)澄清,豬肉進口至台灣要經查驗後,才會登錄上豬肉儀表板。

根據「豬肉儀表板」顯示,截至8日,共進口美豬47.18頓、豬其他可食部位49.01噸,均未檢出萊劑。

關務署說明,進口豬肉抵達港口或機場後,須通過農委會檢疫查驗、食藥署食品查驗、海關貨品查驗,共3道查驗,並完成繳稅,才准予放行提領,最後在「豬肉儀表板」上呈現。

而民眾自行在食藥署「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能查到的數字,是尚未完成查驗的豬肉數量。

記者鄭信貞

國際互助 華航人道包機助9關島病患及家屬來台

華航昨(11)執飛關島人道與醫療包機,除了載回38位國人,還有5名關島患者及4名家屬,來台治療。將在結束14天居檢後,入院開刀。

駐關島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指出,除了有緊急醫療需求、需出國就醫的關島民眾外,包機乘客都是因疫情失業而留在關島和塞班島的台灣民眾。

關島總督葛瑞羅(Lourdes Leon Guerrero)在班機起飛前,感謝台灣的協助,並肯定美國國務院解除美台交往限制,讓關島與台灣能發展更多超越疫情議題的經濟、政治協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9名就醫需求者中,5位是關島病患、4位是陪病家屬,相關疾病包含腫瘤切除、心律不整、超級肥胖等疾病。

他們抵台後,由疾管人員審核健康聲明暨檢疫通知書內容,再依序通過移民署證照查驗、提領行李及海關稽查等。就醫者直接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義大醫院居檢。其他旅客則各自搭乘防疫計程車回家或前往防疫旅館。

記者鄭信貞

台美交流限制取消》美國務院強調挺台 嗆《環球時報》杞人憂天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10日宣布廢除所有與台灣往來施加的自我限制,引發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嗆聲,若龐皮歐訪台,解放軍機就會飛抵台灣。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反酸,這種外交手法沒有必要也相當危險。

歐塔加斯(Morgan Ortagus)昨(11)在推特引述《環球時報》報導指出,將啟程的歐洲之旅是龐皮歐任內最後的海外出訪,龐皮歐沒計畫在本週訪問台灣。

歐塔加斯也強調,美國會持續對台灣提供一貫的支持,因為台灣擁有成功市場經濟,也是朝氣蓬勃的民主政體,以及世界的正向力量。

歐塔加斯也嗆中共須以負責任的態度行事,不要活在自己虛假的宣傳之中,焦慮恐慌式外交不但沒必要,也相當危險。

記者鄭信貞

台美交流限制取消》中國外交部、國台辦齊崩潰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10日宣布廢除所有與台灣往來施加的自我限制,引發中國外交部、國台辦齊聲崩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11日)強烈譴責,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痛罵這會給島內民眾帶來嚴重災難。

趙立堅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抨擊美國不應單方面執行「台灣關係法」,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美中關係的政治基礎,也是雙方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的前提。

最後呼籲美國停止倒行逆施,不要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必將遭到歷史嚴厲的懲罰。

朱鳳蓮也砲轟,堅決反對美國和「中國台灣地區」進行官方往來。嗆聲民進黨當局給外部勢力當棋子、「倚美謀獨」只會給島內民眾帶來嚴重災難。

記者鄭信貞

反美成風!黨公職爭相嗆美表態 江啟臣還「管不住」?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7日公開聲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訪台;10日再宣布廢除所有與台灣往來施加的自我限制。然而國民黨卻不時傳出羞辱美國的批判聲浪,國民黨黨務人士再次推稱,黨主席江啟臣管不住黨內的反美聲音。

在去年底台中市長盧秀燕當面羞辱AIT處長酈英傑,引發AIT嚴辭批評後。國民黨就放出訊息指出,江啟臣曾向酈英傑大吐苦水,聲稱自己是親美,但管不住黨內的反美聲音。

此次在國務院宣布克拉夫特訪台後,國民黨辱罵聲量不斷。包括國民黨副秘書長蔡正元以痴漢般的口吻批評克拉芙特沒有傑出學經歷,但有超級名媛的美貌和手腕,因現任丈夫是共和黨金主才當上駐加拿大大使、駐聯合國大使。

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大罵克拉夫特不是好客,是惡客。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大罵,克拉夫特只是煤炭業老闆娘兼川普大金主,難道台灣現在是美國的「屬地」還是「殖民地」?國民黨立委吳斯懷甚至誣指,民進黨政府會從外交機密預算、國安密帳、國營事業捐助共和黨。

國民黨黨務人士坦言,黨內深藍對美方近期動作會有不同想法,但辯稱國民黨內部沒「反美」的氛圍和空間;並抹黑民進黨一直蹭美國,拿走一堆政治利益,讓深藍基層不滿。

國民黨黨務人士還說,這代表國民黨容納很多光譜,非一言堂。

記者鄭信貞

台美交流限制取消》美國務院助卿晤駐美代表蕭美琴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10日宣布廢除所有與台灣往來施加的自我限制。美國國務院也預告政軍局助卿庫珀(Clarke Cooper)11日11點30分將會見駐美代表蕭美琴。

這也是日前國務院預告將與台灣進行台美政治軍事對話後,再次預告與台灣的互動。

不過預告也寫明這是非公開會面。蕭美琴則以尊重美方已公告不對媒體開放為由,不願對會面多做說明。

記者鄭信貞

台美交流限制取消》美駐荷大使邀台駐荷大使會面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10日宣布廢除所有與台灣往來施加的自我限制。美國駐荷蘭大使胡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率先以行動響應,邀請我國駐荷蘭代表陳欣新會面。

胡克斯特拉昨(11)晚發文表示,邀請台灣駐荷代表陳欣新前來,很高興美國全球的同事現能夠接待充滿活力民主政體的朋友,感謝台灣駐荷代表處的友情。

胡克斯特拉也張貼多張陳欣新來訪的照片。我駐荷代表處也在推特發文,稱非常榮幸來到美駐荷大使館,並附上龐皮歐聲明的連結。

記者鄭信貞

台美交流限制取消》《彭博》分析:有意朝正式外交關係發展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10日宣布廢除所有與台灣往來施加的自我限制。《彭博》引述專家分析指出,龐皮歐此舉可能是想讓美國與台灣進一步朝正式外交關係發展。

《彭博》報導,美國紐澤西州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法律系教授陸梅吉(Maggie Lewis)表示,龐皮歐選在此刻宣布的用意不明,但似乎有意讓台美之間的非正式關係昇華成準官方關係,甚至進一步成為正式外交關係。

美國防部前官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認為,這可以讓拜登政府重新開始對台政策、重新架構台美交流原則及程序,在符合非官方關係的條件下,共享民主價值及兩方交流帶來的好處。

記者鄭信貞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