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1 月 21st, 2023

ETtoday探索

潘懷宗/植入自行供電、供氧的胰島細胞控制糖尿病 | ETtoday探索

正能量 38%

62% 負能量

科學家絞盡腦汁後,於是想到,若把移植的細胞先封裝在一個生物體相容的裝置內,並使用免疫隔離膜來防止宿主免疫細胞的識別和攻擊,這樣一來,就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更不必忍受藥物的副作用,同時也可以讓細胞移植成功率大幅提高,這樣的技術就叫做「封裝細胞療法」(Encapsulated Cell Therapy)。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每22分鐘有1人心臟病亡!清血管5食物 豆漿、香菇上榜 | ETtoda

正能量 28%

72% 負能量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共計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22分鐘就有1人。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率節節上升,發生的年齡層卻持續下滑,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飲食有密切的關聯性,為了不讓血管阻塞、保持血管的彈性,平常可藉由飲食保養,以防止血管過早老化,降低血管性疾病的威脅。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吃早餐「最佳時間點」!起床沒胃口小心 健康最容易出問題 | ETtoda

正能量 53%

47% 負能量

在正確的時間內,選適合自己的食物當作早餐,能夠越吃越瘦。早餐是三餐之中最重要的一餐,整天要活力滿滿的話,早餐一定要吃,因為睡眠時會消耗掉人體絕大部分的能量,起床後,若是沒有適當的補充能量,身體就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狀態。這個影響可是非常大的,從對胃腸道的影響,一直到精神無法集中、身材走樣等問題,都有可能會發生。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大便有血「癌症or痔瘡」? 有2特徵小心大腸癌 | ETtoday探索

正能量 28%

72% 負能量

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有所謂的「痔」,因人體肛門有縫隙,必須靠肛墊把縫隙塞滿,糞便才不會突然跑出來,且肛墊能保護底下組織如括約肌,使其不會因糞便摩擦受傷,但如果痔因為長期便秘等因素導致血管擴張,糞便就可能將其磨破而流血,或是太過用力讓結締組織鬆掉造成脫垂,就稱為「痔瘡」。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美研究:變胖恐增腸胃癌症風險 2年齡層最危險「年輕人小心」 | ETto

正能量 47%

53% 負能量

因為飲食過剩,幾乎每個人都有想要減肥的時候。統計顯示,約有20%的癌症和體重增加有關,不過,什麼年齡層發胖跟胃腸癌症有極度相關呢?研究顯示,年輕發胖和老年發胖和胃腸癌症關聯性最高,想要預防胃腸癌症,趕快控制體重!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50歲成人99.5%體內潛伏1病毒!高風險群一圖看  有糖尿病小心了 |

正能量 26%

74% 負能量

免疫力低下族群應關注帶狀疱疹危機,以防體內病毒不定時爆發!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發的疾病,50歲以上成人約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疾管署數據,台灣人中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盛行率之高是台灣國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青壯年空腹血糖達「1數字」別再拖! 醫示警:恐糖尿病前期 | ETtod

正能量 50%

50% 負能量

小小年紀就罹患糖尿病,長大恐怕會大幅增加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包括大家想得到的失明、截肢、心血管疾病等等,那麼這些兒童一旦診斷為糖尿病,是不是就代表這一輩子要依賴吃藥控制而沒救了?或是只要好好接受治療,並且改善不當的生活習慣就仍有治癒的機會?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潘懷宗/人工胰臟改善2-6歲第一型糖尿病童血糖 | ETtoday探索

正能量 64%

36% 負能量

人工胰臟同時大幅度減輕了患兒的家庭成員們(父母/祖父母)對血糖飄動的緊張和焦慮,尤其是在夜間。目前由於醫療的持續進步,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不僅生活品質大幅度提昇外,其平均壽命也與正常人差距在10年以內,甚至幾乎一樣。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寶寶頭歪歪罹患「斜頸症」? 醫生教4重點觀察 | ETtoday探索 |

正能量 51%

49% 負能量

新生兒的頭型睡扁睡歪,小心不只是睡姿不良,有可能是因為罹患「斜頸症」!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創傷骨科暨小兒骨科醫師李宗霖表示,斜頸症若沒有及早發現與治療,恐出現高低肩、脊椎側彎、扁頭畸形等症狀,但可以透過睡姿矯正、頭盔矯形、按摩與手術等方式改善,呼籲新手爸媽多留意寶寶的狀況。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瑞士研究:「一口爛牙」也可能導致心臟病!原因曝光 | ETtoday探索

正能量 34%

66% 負能量

全球每三個死亡的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死於冠心病,雖然我們都聽過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是常見的心臟病發病的原因,但是有研究發現,除了三高會誘發冠心病以外,引起一口爛牙的口腔細菌,竟然也可能引起動脈粥狀硬化!提醒大家要注意口腔衛生,不要因為怕看牙醫,放著爛牙和牙周病不管,研究發表在《生物醫學及生物科學期刊》。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發生率第1名癌症!「直腸癌vs.大腸癌」症狀差在這 醫:復發率高 | E

正能量 54%

46% 負能量

大腸直腸癌的最大差異在於症狀的表現,大腸癌症狀較不明顯,會有疲憊、排便習慣改變、慢性貧血、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大便形狀改變、腹痛等症狀;直腸癌因發生位置靠近肛門處,感受會較明顯,可能會有排便急迫感、裡急後重感、排便時會帶血或黏液、排便不完全感等症狀。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含糖飲料恐增癌症死亡風險!每天喝1份「罹癌機率增32%」 | ETtod

正能量 31%

69% 負能量

含糖飲不僅是現代人肥胖的重要原因,據研究發現,它竟然和癌症死亡也有很大的相關性!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經常食用含糖飲料恐增加大腸直腸癌和腎癌死亡風險,而且即使愛喝含糖飲的人身形不胖,癌症死亡風險也一樣大增,研究刊登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物與預防雜誌》。

新聞來源:ETtoday探索

最新文章

Secured By miniOrange